羊肉萨原是以麦仁、豆瓣、羊肉为主原料制成的稠粥。上面是 羊肉稀汤,下面是麦仁豆瓣粥饭。相传是明代谢汉领导的白莲教义军的餐食之一。
当时,黄河屡次决口,农田欠收。浮岗地处黄河岸边,百姓常年缺衣少食,官府劣绅横征暴敛,于是浮岗人谢汉在古孟渚一带率众起事,饥民纷纷投奔入伙。新增人多,炊面一时难以为继。谢汉下令将麦、豆在磨臼中粗磨一遍,变成麦仁与豆瓣,做成稠粥,又将羊肉煮汤,连同碎羊肉屑浇在粥上。打粥前伙头军用勺一搅,粥肉混在一 起。士兵闻香味醇浓,互问“啥?”于是给其餐起名为“萨”。后经几百年演变改良,又加入花生仁、莲子,佐以大茴、香葱, 于是形成风味名吃“浮岗羊肉萨”。